声明: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场外股票配资,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以及截图,请知悉。
1968年9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年仅13岁的孔忠良在回家途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闪烁着微光的小石头,位于家附近一个小沟渠的边缘。彼时,他对这块石头的独特光泽感到无比好奇,然而并未意识到它的巨大历史价值。那时,孔忠良只是被这块闪亮的石头吸引,觉得它既新奇又有趣,便将其捡起,带回了家。
回到家里,孔忠良激动地向父亲孔祥发汇报自己发现了这块发光的小石头。尽管孔祥发对文物并不熟悉,但他时常听说过周围人偶尔发现古董或遗物的事情。凭借着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观察,他觉得这块石头可能是某种文物。孔祥发虽然无法确定这块石头的具体价值和来历,但凭直觉他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石头。他嘱咐孔忠良,要好好保存这块石头,同时告诉他,既然它可能是文物,就应该上交给国家,因为只有国家才能真正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。
展开剩余75%于是,孔忠良小心翼翼地保护了这块神秘的石头一整夜。第二天,他便带着父亲前往陕西省博物馆,怀着一颗忐忑的心,说明了自己捡到这块石头的经过。博物馆的领导听后立即召来了相关领域的专家,开始了对这块石头的仔细鉴定与分析。
经专家鉴定后,这块小石头的真面目终于揭晓。它是由新疆和田的羊脂玉制作,几乎纯净无杂质,石质极为珍贵。在这块玉石上,精细的雕刻展现了一个神话中的生物——螭虎,而玉石的另一面更是刻有“皇后之玺”四个大字。经过进一步的考证,专家们确认,这块玉石正是汉代吕雉的专属印章。吕雉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,掌权期间曾在国家事务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,令历史学者和专家们都为之一振。这个发现无疑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揭示,玉石的价值也因此变得不可估量。
44年后,2012年12月1日上午,陕西省文化保护基金会举办了一场名为“保护大遗址、弘扬汉文化”的总结表彰大会,孔忠良和其他9位先进个人因他们对文化遗产的贡献而获得表彰。对于孔忠良而言,这次表彰意义非凡。虽然他上交文物已过去多年,但这一次的认可让他深感自豪和激动。“40年了,居然还有人记得我。”他说。此次表彰,是对他当初无私奉献、将国宝交还国家的肯定,也让他深刻感受到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性。
回顾当年的情形,孔忠良和父亲在知道这块白色石头的真正价值后,都意识到这不单是一件普通的遗物,而是国家级的珍贵文物。作为普通农民的他们,深知这种宝贵文物不属于个人,更不可能私藏。为了避免历史遗物流失,孔忠良毫不犹豫地将其上交给国家,而国家博物馆也为此给了他20元的奖励。这笔不算太多的奖励,对于那个年代来说,却足以让人感受到一丝暖意和安慰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文物一经发现就应上交国家,任何私藏文物的行为都是违法的。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,所有在国家领土范围内发现的文物,均属于国家所有,任何公民不得私藏。这也正是孔忠良能将“皇后之玺”上交并得到认可的重要原因。虽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不上交,但如果被揭发或查出,最终仍然需要将文物交还给国家。
今天的孔忠良已经是头发花白,依然在咸阳韩家湾务农,尽管距离西安不远,但当年由于交通不便,往返也并非易事。如果没有孔忠良和父亲的真诚与善良,这块国宝很有可能会被贩子转手倒卖,甚至流失到国外,成为拍卖会的高价拍品。幸运的是,这块历史悠久的玉石如今仍然珍藏在博物馆中,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块“皇后之玺”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,它本身也受到了秦制的深刻影响。秦始皇为了巩固皇权,规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“玺”作为印章,而其他官员只能使用“印”。吕雉虽然只是皇后,却曾在刘盈统治时期权力至高,几乎掌控了国家大事。因此,她的专属印章才被赋予了“玺”的名称,成为汉代唯一的“皇后之玺”。尽管在后来的唐朝出现了女皇武则天,但她的权力与吕雉相比仍有差距。因此,这块玉玺更显得弥足珍贵。
孔忠良将这块文物上交国家,不仅是一个普通人的伟大举动,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。这不仅仅是个人的幸运,更是国家文化保护事业的一大胜利。
参考资料:
《捡到皇后之玺学生已57岁 上交国宝后拿20元路费回家》荆楚网
发布于:天津市金多多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